梅州将迎今年以来最强降雨,防范自然灾害“锦囊”来了→
开栏语
加强和科学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梅州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导致的将迎今年降雨j9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关系着群众的最强自然灾害幸福和安康,对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防范为进一步提升市民的锦囊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梅州日报》联合市自然资源局在本版开设“防灾减灾 一起行动”专栏,梅州通过宣传相关防灾减灾工作,将迎今年降雨科普各类防灾减灾知识,最强自然灾害使大家更加重视防灾减灾,防范从而达到减少灾害损失的锦囊效果。
近段时间雨水天气较为集中。梅州据气象部门报告,将迎今年降雨j911日—13日,最强自然灾害我市可能出现今年以来强度最强、防范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强降水过程。10日上午9时,我市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入汛来最强降雨即将来袭,城乡积涝和地质灾害风险极高。如何做好防御工作,将损失降到最低?记者就此咨询了相关部门。
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我市特殊的地理、地质环境条件和人们居住习惯等因素,我市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其中以山体滑坡、崩塌为主。“我市地处山区,山多田少,削坡建房的现象在广大农村地区十分普遍。而我市本身地质环境脆弱,因建房削去的山坡如同‘定时炸弹’。”此外,我市每年的汛期为4月—10月,持续时间长,过程降雨量大。特别是在台风多发季节,降雨集中,进一步破坏了边坡的稳定性,这是我市发生山体滑坡、崩塌最重要的激发因素,也是为什么滑坡、崩塌都发生在降雨期间的原因。
那么,面对持续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如何防患于未然?遭遇自然灾害时如何自救?该负责人对此介绍了几种常见情况。
路遇崩塌、滑坡,尽早安全撤离
在山区行车途中遭遇崩塌时,首先应保持冷静。如遇前方发生崩塌应停止前进,在安全地带等待。如果身处斜坡或陡崖等危险地带,应迅速离开。当崩塌造成交通堵塞时,应听从指挥,及时疏散。
在行车中遭遇山体滑坡时,应迅速离开有斜坡的路段,向与滑坡运动垂直的方向逃离。“同时要注意观察环境,如果听到远处山谷传来闷雷般的轰鸣声,看到沟谷溪水断流或溪水突然上涨等,要警惕,这很可能是泥石流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征兆。”该负责人提醒,雨停后一段时间仍是地质灾害的易发期,不要急于返回事发地查看情况、拿取财物。
受威胁群众的3个“避险锦囊”
我市削坡建房情况普遍,该负责人表示,想要避开危险和伤害,受威胁群众要牢记3个“避险锦囊”。“一是削坡后应该采取坡面防护、筑挡土墙、挖排水沟等护坡措施。二是农村住房一般分上堂、下堂,崩塌、滑坡发生时首先被冲倒的是靠近后坡的上堂房间,所以每年4—9月,住户最好搬到下堂房间居住,并且不要住一楼。三是下雨时发现屋后有泥土崩落,很可能是大规模崩塌滑坡发生的前兆,应该立即撤出所有人员,千万不能抱侥幸心理,应该主动采取避让措施。”
汛期出行和居家均需谨慎
如今正值汛期,市民外出前应注意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相关部门发布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恶劣天气时尽量避免出行。必须外出时,要注意不在流水中行走,15厘米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驾驶车辆尽量不要穿越水浸道路,如遇积水深浅不明尽量绕行。一旦汽车在低洼处熄火,应马上下车到高处等待救援。同时,强降水可能较大影响交通环境,上学、上班的市民应提前做好出行规划。
“暴雨来临时,要注意关闭门窗。如果屋内不慎进水,市民应立即关闭电源、煤气等设备,如果出现严重水淹,千万不能游泳逃生,并要远离倾斜电杆和电线断头。”该负责人提醒道。
梅州日报记者:朱绮辉
编辑:张晓珊
- ·中方是否会解除日本水产品进口限制?外交部回应
- ·2019年至今最强耀斑爆发!未来三天我国或出现极光
- ·客流再创新高!国庆长假首日,广铁预计发送旅客317.8万人次
- ·广州疾控:部分区域存在登革热传播风险,请做好防范措施
- ·仅需3步,开启手机地震预警功能
- ·公安部“夏季行动”打掉赌球犯罪团伙500余个 查证涉赌资金超300亿元
- ·农技大课堂为渔业生态瘦弱养殖“传经送宝”
- ·港珠澳大桥年客流量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
- ·台教育部门负责人称“避免两岸中小学交流”?国台办回应
- ·全国大、中学生免票!国庆期间肇庆七星岩、鼎湖山实行特别规定
-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博士团走进云浮,助力养殖高品质睁开
- ·船员在珠江口落水!广州市海上搜救中心半小时救起
- ·广东出台公务用车管理新规 提升规范化科学化数智化
- ·满屏火力!我军车载自行加榴炮分队实弹射击考核
- ·抖音:9月21日起已对“三只羊”旗下账号进行停播处理
- ·广州社区夷易近警刘俊能:“小社区”里的“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