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打骨折!三类人群特别注意防寒防冻!梅州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
掌上梅州讯近日,气温我市受寒潮影响,打骨气温骤降。折类注意AG超玩会市疾控中心相关专家提醒市民做好防护措施,人群敏感人群、特别有慢性基础疾病的防寒防冻人群和户外作业人员要特别注意防寒防冻。
国家疾控局日前发布的梅州《寒潮公众健康防护指南》提到,寒潮为高纬度的市疾冷空气大规模向中、低纬度侵袭造成剧烈降温的控中天气活动。根据《冷空气等级》 GB/T 20484-2017的心专醒→标准,寒潮指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家提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0℃,气温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2℃,打骨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或以下,折类注意48小时、人群AG超玩会72小时内降温的日最低气温连续下降。
按照《寒潮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规定,寒潮预警信号从低到高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市疾控中心环境与学校卫生科副主任医师侯珊珊提醒广大市民,寒潮来临,要做好防护措施:
一是做好房屋保暖检查及保暖用品储备;
二是关注病原体特别是经呼吸道传播的病原体感染,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三是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适时通风换气,使用取暖设备时应小心避免发生烫伤、煤气中毒等意外事故;
四是外出时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核心区域如头部、颈部、胸部、腹股沟,避免剧烈的户外体力活动,雨雪天气要注意防范意外伤害及事故发生。
同时,侯珊珊提到,寒潮期间有三类人群要格外小心。
第一类为敏感人群,如婴幼儿、儿童、孕妇、老年人等;
第二类为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的人群;
第三类为户外作业人员,如交警、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快递员、外卖员等。
寒潮来临时,以上三类人群应减少外出,外出时尽量避开早晚气温较低的时段,不宜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加强头部、胸腹部、足部的保暖。此外,老人应储备好急救药和一定量的常用药,一旦出现身体不适且症状持续无法缓解,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梅州日报记者:刘巧
编辑:张晓珊
审核:练海林
- ·提升管理水平 规范市场秩序
- ·小汽车选号系统8日升级
-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规模达1.5万辆 产业规模创新高
- ·东风雪铁龙 C4L智驱版成就“最强大脑”
- ·缅甸强震遇难人数升至1644人
- ·三季度深圳平均招聘月薪12400元,位列全国第三
- ·中国第一展,为何历经60余载仍是“顶流”?
- ·雨城区晏场镇中心校开展反恐防暴演练
- ·雅安市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特勤大队规范执法 助推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 ·公交车上怒截“咸猪手”、将倒大树下拦截人车……广州68名“好汉”获奖励慰问
- ·倒春寒来袭 感冒人数攀升
- ·埃及观光潜艇沉没事故已致6死21伤 遇难者均为俄罗斯籍
- ·关于“蒙顶甘露”的几个问题探讨
- ·昼夜温差大!未来三天广东干爽天晴
- ·最新排名!王楚钦孙颖莎分别位列男女单打世界第一